新闻发布
    媒体报道
    专题新闻
    视频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中国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经济导报 朱永旗
2005年11月29日

 


        信息产业部可能没想到,当初作为风险投资注入中星微的1000万元,如今已经能够翻上数番。

       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日前兴奋地告诉记者,就在中星微达成上市目标之时,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11月24日专门对此作出批示:“希望你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开发核心技术,为提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做出贡献。”

       作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芯片设计厂商,中星微的道路验证了中国芯片工业的发展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星微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经济产业调整之路的一个缩影。

       核心技术:引不来的内功

       小平同志曾经评价我国科技工业的“有所得有所失”。“所得”是中国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完成了“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所失”是中国没有抓住军工科技转民用的机遇,在微电子工业发展上留下了遗憾。

       “中国微电子、半导体产业一落后就是20年,现在国内80%以上芯片需求依靠进口”,邓中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但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虽然跨国公司愿意以资金、技术、管理换取中国庞大的市场,但对于关系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核心技术、战略技术却讳莫如深。举例来说,从彩电、VCD、DVD再到计算机、消费数码产品,中国参与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球产业转移。

       然而就在人们为中国制造取得的成就欢呼时,围绕DVD、高清晰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专利诉讼与高昂收费给人们迎面泼来一瓢冷水。我国虽然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DVD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电子产业的很多业者都抱怨,按照这种专利收费标准,国内公司艰难获取的一点利润都将化为乌有。国内企业将完全变成国际巨头的附庸,通过低成本、低价格打下的市场也将拱手让人。

       当以长虹为代表的彩电企业占据国内彩电市场的主体时,人们高兴地以为,跨国公司并非不可战胜。但就在国内企业深陷惨烈的价格战的同时,国际巨头却推出了等离子、液晶电视等升级换代产品,一下子攫取了新市场初期最丰厚的利润。当国内企业纷纷引进的新生产线并开足马力时,一场价格战又不可避免。这样的情形在手机市场也同样在发生。
       面对这样的状况,有识之士大声呼吁,中国在很多领域已错过了10年乃至20年的技术积累期,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未来的10年、20年仍然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引不来的,而要不断消化、跟进、发展新技术,更离不开掌握核心技术的团队组织。只有进行技术的自主创新,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中国才有机会成就强国之梦。

       事实上,芯片产业的实践者们从未停止过努力。中国必须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微电子产业实体,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选准突破口是关键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芯片制造业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造就了日立、东芝、富士通、NEC等世界顶级的芯片制造商。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与中国台湾成为芯片产业的主力。

       自“十五”计划以来,中国已初步形成了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较为完整的IC产业链。然而就整体产业发展来看,除了完善产业链条,芯片业还需解决资金不足与人才短缺等两大根本问题。

       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和指导下,1999年10月,由多位硅谷博士企业家组建团队成立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在中关村一个不起眼的办公楼里成立。

       作为公司领军人物的邓中翰,在著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成为伯克利130年历史中第一位拿到物理学硕士、电子工 程 博士和经济学硕士3个横跨理、工、商学位的学生。毕业后,他先后供职于IBM、SUN等著名公司,接着还自己创办了一家集成电路公司,并使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1.5亿美元。作为IBM的高级研究员,邓中翰曾负责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获得“IBM发明创造奖”。如今,邓中翰的办公室里仍保存着他在SUN参与设计制造的芯片,这种芯片现在还广泛应用在CPU上。  
 
       芯片领域很广泛,突破口在哪?“数字多媒体芯片是中国芯片产业快速腾飞的绝佳突破口。”邓中翰判断。

       他介绍说:芯片技术在几年前早已几分天下,美国攻占了通用电脑芯片领域,韩国攻占了存储器芯片领域……如步其后尘,恐怕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但他们注意到,当时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全球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而且,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摄像头、手机、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等都离不开这项技术。

       随后两年,信息产业在经历了互联网的热潮之后,又步入网络泡沫破灭后的萧条。但不管外界风雨如何变幻,中星微电子的核心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先后突破七大核心技术,在2001年3月,推出了中国第一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并实现了产业化。

       到目前为止,中星微电子公司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500项,在PC图像输入芯片领域已经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在中星微成长的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和领导也在公司研发方面给于大力支持。”邓中翰语言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今年3月28日,同样还是在人民大会堂,邓中翰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他从硅谷到中关村,用激情和创新为自己和企业带来了新科技型“财富”。

       原始创新影响世界

       国外并不相信中国能设计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在我们和印度的软件业竞争中,大量是表现在承接美国等软件外包方面。从芯片制造到芯片设计,跨越是巨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国外普通投资者总有种定性看法,在通信芯片领域的竞争,只是德州仪器TI、高通、飞利浦、飞思卡尔前摩托罗拉芯片部门、英飞凌等跨国芯片巨头的游戏。

       但中星微挤进来了。中星微已与微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富士通集团等结成策略联盟,取得了一系列业界关注的成绩。2003年,“星光”系列芯片占到全球PC图像输入芯片市场40%以上的份额,2004年达到60%。

       一向报道高端商业公司的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第一次撇下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半导体巨子,把目光投射到这家中国创业企业。“这家小公司是全球仅有的5家获得微软WINDOWS XP认证的数码图形芯片厂商之一,在中国市场占有90%的多媒体图形芯片市场份额。”《福布斯》杂志还记录下中国科技部官员在两会期间的谈话,官员将中星微的成就与中国航天飞船、水稻基因测序相提并论。

       2004年中星微应邀加入国际移动行业处理器联盟(MIPI),是MIPI中惟一的中国厂商。

       此外,中星微电子也在积极倡导组建中国3G多媒体应用的产业联盟,这是一个包括了移动运营商、移动设备制造商、核心技术提供商、门户网站、服务提供商以及内容供应商等在内的行业性联盟。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参与制定各种应用层和服务层的标准,为移动多媒体应用和服务提供一个高效经济的平台。

       “联想是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化的,海尔是在国外设分厂实现全球化的,而我们一开始就是全球化企业。我们90%的钱是赚跨国公司的。”邓中翰在此用的更多的是全球化,而不是国际化。他认为两者之间内涵有所区别。

       和许多海归派不一样,邓中翰等回国不是着眼于从巨大的国内市场取利,而是在全球赚钱。中星微的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被三星、飞利浦等采用;集声音和图像处理一体的“星光二号”成功打入惠普、创新科技等更多国际知名品牌;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星光三号”被富士通用于全球第一个手机控制机器人的眼睛图像采集;手机彩信处理芯片“星光四号”在全球第一大CDMA移动通信运营商SPRINT系统上大批量应用;集以前芯片全部功能为一体,能够跨平台在各种操作系统上支持新一代PC多媒体输入标准,更完美地实现与手机、移动存储和数码相机的有机结合的“星光五号”,更是赢得了以上所提跨国公司的大批量订单。

       邓中翰说:“2001年7月份,我们星光一号远销海外,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第一次出口,吴邦国委员长当时给我们公司批示的第一句话说,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这句话成为我们公司的座右铭。在集成电路行业,如果我们没有核心技术,信息产业发展将受制约,中国的制造业要想做强也是不可能的。”

 
 
  2006©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首页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