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票市场对一只股票信心的确立,通常是观察上市后的二三个季度。2005年11月15日上市纳斯达克的中星微刚刚度过这个最重要的时期,而且受到资本市场的完全信任。
美国东部时间7月27日,下午四点,中星微电子(NASDAQ: VIMC)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博士应邀再次出席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赴纳市敲响闭市钟,对于所有应邀的行业组织、上市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荣誉。
纳斯达克驻中国首席代表劳伦斯潘表示,“作为无可争议的中国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导者,中星微在全球数字多媒体领域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能够受邀参加这一颇具声誉的仪式,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中星微都因其坚持技术创新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而闻名业内。”
中星微董事局主席邓中翰从美国归来,依然带着受邀敲响纳市闭市钟声的余韵,他自己也认为,之所以自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星微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资本市场认可创新
刚刚从美国敲钟归来的邓中翰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显示了当天股价收盘的大屏幕,在一片红色下跌股当中,处于图片中央的Vimicro(中星微)绿色上涨股赫然醒目。中星微是当天半导体行业唯一上涨股,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受邀参加闭市仪式的成员还特别让邓中翰站在了敲钟台正中间。
中星微自去年11月15日成功上市后,其股票曾在今年3月份领涨纳斯达克,创造了股价翻倍增长到23.7美元的业绩。事实上,从整个半导体业这半年来的发展,中星微取得如此成绩确实难得。从2006年上半年IC设计企业的国际环境来看,包括Intel、Broadcom,Marvell等企业的股市表现逐渐走低。
更重要的是,中星微的股市表现正在改变美国投资界对“中国概念股”的传统看法。邓中翰说:“新上市公司第一年的股票表现是最受广泛关注的,我们从去年上市到现在已经3个季度了,股票保持了比较好的成绩,公司的业绩已经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这代表中星微作为一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公司,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星微曾赢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凭借在数字多媒体领域独特的技术优势相继收获索尼等一批大牌国际客户,并积累了多达600多项专利技术。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作为中国第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按照纳市惯例敲响了当天的闭市钟,此次受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协会(FSA)之邀敲闭市钟,中星微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也是唯一代表获此殊荣的公司。对此,邓中翰不无得意:“中星微电子作为中国第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在NASDAQ上市后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并已成功地度过了刚上市初期股市对我们的考验,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阶段。这正是肯定了中星微电子在追求自主创新道路上奋斗的成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发核心技术。”
持续并精耕细作
股票价格显示出投资者对中星微的信心,而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这种信心必然是建立在对中星微研发的技术和技术应用市场的看好。而对于中星微而言,持续的创新,并在不同领域内实现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可能保持应有的活力。
那如何实现持续创新,又如何保持创新的活力呢?中星微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创新机制。
邓向记者表示,中星微的自主创新,特别是在“创新链”中,要特别强调树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在创新链中需要注意的确立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主体地位,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与其责权利建立正相关。树立为生存、为发展而创新的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坚持源于市场,高于市场,走调整、开发、创造、组织与实现的自主创新之路。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将企业发展目标与政府发展相结合,协调目标,形成合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例如,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之中。
坚持自己的创新机制,今年上半年,中星微在技术创新上动作频频,在自己的传统领域、新兴业务领域都有新技术展现。首先,在手机多媒体芯片这条业务线上,VINNO系列芯片的推出集成了绝大多数市面上音视频多媒体功能,是中星微进军手机多媒体芯片的重要信号和举措。随后,中星微和波导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3G多媒体信息终端”上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开发适合3G标准的多媒体信息终端,这一合作被业内称为国内厂商面对3G机遇在产业链上的“抱团取暖”。
在中星微传统的PC Camera业务领域,中星微坚持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也不断推出,其中,“超级人脸追踪”技术颇受媒体和广大的用户关注,也界分析认为,在视频通信的交互娱乐、远程会议、笔记本识别认证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在监控领域,中星微研制出更方便快捷的IP
Camera,可选择配备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电信级后台管理软件,组成灵活多样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家庭监控和小型商业上应用前景广阔。
去年以来,随着国内IC设计界一些负面事件的曝光,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IC设计发展遭受质疑。而如中星微这样的公司坚持创新,取得如此成就。被国际资本市场看好,也这证明在中国的芯片企业依旧有良好增长前景和重要的价值。
为了展现自身创新而务实的企业形象,中星微成立7年来首次向媒体举办了技术开放日活动,由中星微副总裁俞青主讲,第一次对外公开讲解中星微的技术创新理念和实践,以自身务实的做法,树立市场对IC设计业的信心。
打造“创新链”
在中星微的技术中,获得市场最大认知度的是摄像头主控芯片核心技术,中星微还有数百项国际国内专利,并且这些技术产品同时在全球也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但芯片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单个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形成产业链,与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企业共同提高,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是保持创新能力的关键。
中星微已经认识到这点。中星微副总裁俞青说:“中星微一直致力于摄像头行业的产业链环境净化和品牌扶植。”
前不久,在深圳由中星微主办的“2006中国宽带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上,“星光俱乐部”成立,今后中星微将从技术、市场、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大资源投放,支持有意愿提高、有能力发展的摄像头企业和经销商品牌做大做强。中星微电子首席运营官,副总裁金兆玮认为,“提升整个宽带多媒体市场的含金量是中星微作为核心厂商的责任,整个行业的品牌化将对产业链各方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中星微积极参与并主动促成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这样在企业面对高度复杂的市场和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时,可避免“单兵作战”的势单力薄。MMTA(移动多媒体联盟)的成立就是在整合产业力量的一次尝试。
邓中翰对记者说:“中星微倡导‘创新链’的背后表现其价值取向就上和谐共赢。只有整个产业发展良好,产业链中的每个成员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发展。与国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相比,我国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