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媒体报道
    专题新闻
    视频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邓中翰:IT产业2.0之领军人物

新华月报 郭凤琴 2008年11月刊


 

背景

       时间回溯到1998年,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刚刚经历了香港回归喜悦与目睹了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企业冲击的中国,在总结和庆祝改革开放20年的成就的同时,开始从更深的层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当时,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IT行业的发展,明显开始受到自身模式的制约——联想是中国科学院当时投了20万块钱成立的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科研人员能否参股,管理层在公司中应该有多大产权分量……这些在今天看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那时却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而此时,产权不清给企业运营和政府监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国的经济改革到了一个亟待取得突破的历史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9年,邓中翰博士应邀回国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领导并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开发设计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而他更主要的突破,是从硅谷带回来的全新的产业理念。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开创性的产权模式。

       这种模式的成功,也成为后来很多IT企业竞相效仿的对象。而国家也适时调整政策,促进了企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从这一点上看,邓中翰的回国与中星微的创立,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史册上,都记下了浓重的一笔。

回国

       其实,在回国之前,于1997年在伯克利大学拿到了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和经济学硕士三个学位,成为该校成立130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科的学生,之后邓中翰在硅谷创立的公司已经发展得有模有样。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毅然放弃了美国的生活,踏上了回国之路。

       1998年,正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兴起之时,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找到了在硅谷的邓中翰,带给他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中国半导体工业可能要走一条新的道路才行,你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做。”周老告诉邓中翰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早在1965年就开始了集成电路的相关工作,但直到1990年,我国仍未能在此类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取得建树,1990年后的两次冲击也均无果而终。而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中国的芯片技术必须发展起来。面对周老提出的问题,邓中翰从自己看到的、最擅长的,也是亲身经历过的硅谷模式出发,提出中国宜尝试一种新模式——采用硅谷式运作的可能。随后,在周老的介绍下,他又和赴美考察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进行了一席长谈。

       这年8月,人民大会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与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等认真地倾听着一个报告,题目是《民族高科技发展之我见》,主要内容是如何把国家科学技术的机制转化为创业的机制、企业的机制。而应邀做报告的人,就是刚从美国风尘仆仆赶来的邓中翰博士。针对当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困难,邓中翰提出,“要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结合国情、结合硅谷成功的一些机制,能够糅合成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科技发展的道路。”

       所谓“硅谷模式”,与以前的政府直接投资企业不同,这种政府的投资类似于风险投资,并不要求控股,这也给企业管理层很大的发挥空间。

       为了配合改革实践,中星微融资模式实现了四大突破:“首先是开创了国内技术入股的先例。当时,没有用无形资产入股的先例,中星微创立之初与原信产部达成的35%的技术股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先例;第二是打破了国家对投资企业的控股。当时,很多人担心,国家的资金投进来,如果企业进一步融资就会被稀释,失去控制权,因此限制得会比较死。但是在创立中星微的过程中,中星微把国内国外的资金融进来,使国家投资以股份的形式明确下来,实现了产权理念的升级与突破;第三,给员工期权。这相当于把公司的利益转给每一个员工,也算是一个比较领先的管理理念;第四是国有资本跟国外资本合在一起做项目,这个还是很少见的。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不仅仅是产品与市场的国际化,还包括资本的多元化。尽管今天风投在中国随处可见,但是当时大家都还不敢接受这种方式,这些在中星微的身上却发生了,而且效果不错,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回首往昔,邓中翰博士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在这些先进理念的指导下,1999年10月,中星微电子在北京中关村成立。他们研制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先后突破了7大核心技术,截至2008年11月,申请专利1400余项。不仅如此,“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还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被三星、飞利浦、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联想、波导、TCL、长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2006年年底“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销售量累计已超过1亿枚,覆盖了欧、美、日、韩以及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占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半壁江山。

       可以说,中星微是靠国家投入成长起来的,邓中翰从不否认中星微的成功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他不认为中星微这种“红色创投”模式是唯一的,但他认为这样的模式一定是其中的一种。在他看来,索尼等大企业也都是所在国国家意志的体现,代表的是国家的声音。未来中国要多一些这样的企业。

       在中星微成功实践之后不久的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芯片行业给予大力扶持,而这也拉开了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创新

       2005年3月28日,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

     邓中翰第一次代表中星微“星光中国芯”研发团队,接受了共和国最高规格的奖励。

     奖项是最高的和最权威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名次:一等奖。

     颁奖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颁奖者还有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四位常委,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

     很少有公司或个人会获得这样高规格的奖励。

       只有短短6年历史的中星微、年仅36岁的掌门人邓中翰,一下子站在万众瞩目的焦点上。这也成为邓中翰“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其实,在这之前和之后,邓中翰和他的中星微的成长,都始终与中国的改革创新息息相关。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的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设计企业。

       2008年4月,吴邦国委员长率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白克明等一行到中星微视察后亲手题词“星光中国芯工程”。此前,吴邦国对中星微有两次重要批示,其中一次特别强调:“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2005年6月,温家宝到中关村视察,在听完邓中翰的汇报后,鼓励他们:“象棋中的‘车’是勇往直前的;‘ 马’是与日俱进的;‘炮’是跨越式跳动的,在科学研究上应该有这种勇气。”

       2008年“两会”上,邓中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创新版”的“车、马、炮”:可以把“车”看作是企业。政府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针对创新型企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为企业铺路、服务,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制度,必然会使企业这辆创新“战车”勇往直前。“马”可以看作是人才。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要做到不拘一格。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培养、选拔。“炮”是跳跃式前进的,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中长期规划里的16 个重大专项(如飞船、飞机、核心芯片、高端软件、基础元件)就是这样的“炮”。重大专项的突破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够实现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此后,邓中翰向温家宝汇报了对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重大创新的认识。温家宝风趣地回应,“我的‘车、马、炮’ 是原始创新,你的是自主创新了”。

       有一个被中星微员工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是,拥有多项技术发明专利的邓中翰还有一项语汇发明,就是对“MADE IN CHINA”的解释。

       2005年2月19日,邓中翰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的“亚洲商业论坛”上发表了对“MADE IN CHINA”的新解。他说:“‘MADE IN CHINA’不是‘中国制造’。MADE有新的含义。前面两个字母MA指的是Manufacture(制造),后面两个字母DE则指的是Design(设计),所以‘MADE IN CHINA’不能简单译成‘中国制造’,而应翻译成‘中国制造’加‘中国创新’,等于‘中国创造’。”

       而创造,也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灵魂。


  2006©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首页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