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媒体报道
    专题新闻
    视频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让创新变成一种习惯——“星光中国芯工程”十年启示(下)

人民日报 施芳 2009-01-13


 

       10年的光阴远去了。

       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从第一声啼哭到蹒跚学步,到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星光中国芯工程”长大了。

       而他们,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激情和梦想,书写了中国高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要为祖国做一些有用的事”

       10年前,邓中翰已经在美国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位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年轻人,获得了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第一人。毕业之后,邓中翰先后在Sun和IBM工作,在技术研发领域建树卓著。之后,邓中翰创建了市值达数亿美元的硅谷芯片公司。

       但有一个心愿始终在他心头萦绕。记得那是即将离开伯克利这一天,田长霖校长对他说,你在美国做得很好,学了非常多的东西,但是还没有为祖国做过任何有用的事情。

       1999年10月1日上午,邓中翰应邀观看新中国50周年国庆庆典,看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后,他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邓中翰以阅兵车队为背景留下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这一天下午,热血澎湃的邓中翰和一同回国的好友杨晓东、金兆玮一起登上八达岭长城誓师:用成功报效祖国,改变中国无“芯”的历史!两周之后,他们用国家注入的1000万元风险投资创办了中星微电子公司,挑起了“星光中国芯工程”的重担。

       “不到长城非好汉。站在长城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10年前的那一幕,杨晓东至今历历在目。公司最初设在北京北土城西路103号一个没有取暖设备的仓库里。“芯片研发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我们必须节省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刀刃上。”邓中翰说, “我们一定要度过这一个冬天,‘中国芯’才能迎来春天。”

       “要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东方”

       抱着挑战的决心和创业的热情,经过十几个月的努力,2001年3月,邓中翰和他的团队推出了第一款芯片“星光一号”。

       “那时候大家经常加班,如果一个问题不解决,回家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软件研发经理王浩回忆说。当他晚上十一二点钟离开公司时,负责技术的张韵东副总裁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

       然而,困难也在时时考验着这群年轻人。2001年,邓中翰带队到日本索尼拜访客户,原本约好一个小时的会议,只谈了5分钟就被打发了。出门之后,邓中翰暗暗地想:“我会回来的!”经过4年100多次的艰苦谈判,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已经装配了“星光五号”芯片。“一个人的品性来源于他的追求,如果他的追求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进步,那么他在困难的时候会坚持奋斗,在有一些成功的时候,会看到前面还有更远大的事情要做,不会自满。”中科院院士周光召说。

       2004年12月,“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针对手机铃音处理的“星光移动一号”手机多媒体芯片,以硬件方式实现了手机64和弦和真唱铃声的应用突破,并且在可下载音色库中加入了古筝、二胡等中国元素,三星、联想、TCL等国内外几十家手机厂商都在最新型的产品上采用了“星光移动一号”芯片。

       “我为他们的抱负深深感动了”副总裁张亦农说。那是2005年底,邓中翰在与他见面时说:“中国迟早会产生博通、德州仪器这样的企业”。不久,当张亦农到北京参加面试时,从早晨一直到下午6点钟,中星微的工程师轮番与他交流技术构思,杨晓东则从晚上9点一直与他聊到凌晨3点多,谈技术、谈企业未来的规划。面对张亦农的惊讶,杨晓东微笑着说:“生活每天都是这样。”

       2005年11月5日,一个中文签名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的巨型屏幕上,“占有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领域第一的市场份额,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言语间展露的,是一个创新型国家正在崛起的自信实力。

       2008年10月12日,中星微员工在长城上举办10周年庆祝活动。“万里长城走完了第一步,我们只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功。让我们一起做好汉,一起往前走。”再次登上长城,杨晓东依然信心满怀。

       10年,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信念。他们仍在路上,向着远方奔跑。


  2006©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首页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