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企业跻身业界前沿 中星微要领跑视频通信
中国电子报 刘英赫 |
|
|
2002年9月16日,中国电信联合全球知名IT厂商微软、戴尔、阿尔卡特,以及中国著名的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华为、中兴等,共同启动了普及宽带网络应用的“宽带极速之旅”,而为这次宽带网络普及提供宽带视频应用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而选中这家公司的原因是,就在此前不久,这家公司的图像处理芯片刚刚进入美国最大的移动通讯网络,成为该移动运营系统视频传输的核心芯片。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数字影像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电信启动“宽带极速之旅”,是看到了宽带网络应用的黄金时机已经到来,他们在选择通讯设备和网络平台合作伙伴时,首先想到了微软、戴尔、阿尔卡特以及华为、中兴等中外知名公司,但是,在选取宽带网络提供视频应用的企业时却费尽周折,中国电信考察了全球数字影像技术业界的情况,当听说美国最大移动通讯网络视频传输应用的是中国的数字影像技术,遂决定邀请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加盟。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叫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1999年在中关村注册成立,创始人是三个来自美国硅谷的电子工程博士。他们带回了国际领先的数字影像芯片技术和专利,并看好数字影像市场,并且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在IT领域可以大展宏图的一个最佳领域。他们认为相对于存储器芯片、CPU芯片这样已有一方垄断霸主的产品,在数字影像芯片这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里,全世界还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至今尚没有一个国际垄断霸主出现,这是中国最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头的领域。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成功地推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准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影像芯片“星光一号”, 该芯片通过了微软公司的WHQL认证,并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三星、飞利浦的视频摄像核心芯片。该项目因此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第一号“北京市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他们正在开发的数字影像芯片分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2002年7月,中星微电子公司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带音频处理功能的数字影像芯片“星光二号”。凭借着“星光一号”、“星光二号”,中星微已经在全球业界确立领先地位。同微软、三星、INTEL、富士通、现代科技等建立起协作关系,其芯片也已进入世界上十五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信息产业一个奇特的"中星微现象”。
专家谈到“中星微现象”时认为:中星微走在全球数字影像技术前头的事实说明,世界信息产业领域留给中国的空白点还很多,如果我国能依托中星微电子公司这样掌握了某个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组建起国家级的 "数字图像集成电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对我国数字影像产业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该领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申报更多的国内及国外专利、参与并牵头制订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实施科技部倡导的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对国家数字影像产业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幅度提高我国数字影像产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技部徐冠华部长说:“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必须依靠中国自己的企业,搞大联合、大合作,积极与微机厂商、数码相机厂商、手机厂商及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各类数字影像产品及应用系统,推动四条产业链即数码拍摄器产业链、宽带多媒体通信产业链、移动数字影像产业链、数字安全监控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促使我国在数字影像领域形成优势产业,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数字影像芯片技术是新兴的数字影像产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可广泛应用于微机摄像头、数码相机、可视手机、PDA、数码摄像机,以及工业、医疗、交通和安全等领域的摄像或拍照系统等。全球市场对数字影像芯片的需求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将达到50亿美元,并可数十倍地带动数字影像产业达780亿美元。就象CPU芯片带动了整个计算机产业形成和发展一样,数字影像芯片的开发及产业化,必将促进数字影像产业链的形成,带动规模庞大的数字影像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专家认为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如果我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攻占这个领域,就如同当初韩国攻占存储器芯片领域、台湾攻占芯片制造领域一样,是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因而,数字影像芯片领域是中国微电子产业腾飞的绝佳突破口。 |
|
|
|
|